灯火阑珊的温暖、近在咫尺的烟火气息、柴米油盐的充实……对大多数群众而言,真切的幸福莫过于此。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我市把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拧成“一股绳”,着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积极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把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送到居民家门口,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完整社区建设目标是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安全、便利、绿色、活力、和谐的基层生活单元,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这是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是落实中央要求的微观载体和战略基点,也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关键路径,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协同推进。
随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力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越来越多的居民发现,如今,以家为圆心、以15分钟脚程为半径的幸福圈逐步成形。它不仅圈出了生活的便利,更圈出了浓郁的烟火气和满满的幸福感。
基本需求圈中享 幸福触手可及
衣服需要改尺寸,楼下就有裁缝店;居家养老,社区食堂实惠的健康餐可配送上门;周末想充电学习,社区服务中心开设有公益课堂……如今,在示范区,像这样不出圈就能享受到的便利生活场景正多点开花。
每天清晨,家住建业社区的王女士下楼步行5分钟,到滨河公园锻炼身体。运动结束后,她步行约10分钟,买好早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出了社区,步行两三分钟就能到超市买菜,步行5分钟就能到公园,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附近都能得到满足。”王女士告诉记者。
在王女士看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的不仅是便捷,更是归属感、幸福感。
近年来,示范区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响应上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满足居民在购物、医疗、餐饮、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对居民而言,15分钟不仅是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利度与幸福感的重要标尺。
多元业态圈中聚 生活品质升级
从柴米油盐、小修小补,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时俱进的公共服务,充满烟火气的便民生活圈,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生活的幸福内涵。
“我的牛仔裤修好了吗?”“正在修,你晚点儿来取。”住在书香门第小区的刘女士路过裁缝店,熟络地和店主打招呼。她感慨道,虽然小区附近建起了商场,但像修自行车、修衣服、配钥匙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小铺子都还在,持续满足居民的“微需求”。
数字化也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插上了智慧的翅膀。通过手机APP,居民可以查询周边商铺信息,预约服务。不少社区还引入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分类箱等设施,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今年以来,示范区持续推进完整社区建设,不断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功能,丰富商业业态,鼓励商业与物业、消费与生活、居家与社区等场景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有效弥补了社区商业品类单一、服务功能不足的短板。
“一老一小”圈中暖 民生温情相伴
如何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示范区各社区交出了答卷。
在中原社区,居民能定期享受义诊服务。医生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测骨密度等,并提供健康指导。居民的认可与支持,迅速转化为社区的行动力。
碧桂园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开设公益课堂,邀请专业人士讲授书法、国画、太极拳、合唱等课程,吸引广大居民踊跃报名参加,让“喜欢就能学”成为最动人的承诺。定期举办理论宣讲、健康咨询、邻里关爱等特色活动,让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在守护“一老”幸福晚年方面,示范区改造升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床位,配备专业照护人员,并打通医保结算系统,实现门诊、住院费用即时报销,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垫资问题。
在护佑“一小”健康成长方面,示范区在医养服务中心嵌入婴幼儿照护驿站,提供专业洗澡、推拿、健康监测、疫苗接种等服务,有效缓解家庭的婴幼儿照护压力。“以前,带娃做健康监测得跑很远。现在,下楼步行5分钟到婴幼儿照护驿站就能完成。推拿师还会教我们给宝宝做被动操,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近日,家住贵和家园的杨女士抱着刚做完身体检查的宝宝,对婴幼儿照护驿站的服务赞不绝口 。
示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示范区将持续完善社区便民服务网络,推动连锁品牌下沉社区,努力建成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服务能级圈中优 美好生活焕新
“15分钟便民生活圈”表面上划定的是一个地理范围,实际上衡量的是城市治理的精度与民生服务的温度。它不仅满足了居民“最后一公里”的消费需求,更串联起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推动社区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
口袋公园、街区景观、停车泊位、运动场地……根据居民需求,示范区把城市“边角地”改造为可供居民休闲娱乐的高品质空间。如今,这样的“金角银边”在示范区随处可见。居民出门步行几分钟就能踏入一座绿意盎然的公园,“方寸之地”秒变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以前,想跑步得去远处的公园。现在,楼下就有健身步道。我感觉生活品质提升了很多。”居民王先生对身边的变化赞不绝口。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社区广场上,散步的老人、嬉戏的孩童、健身的年轻人共同绘成一幅安宁和谐的生活画卷。“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圈住的不仅是林立的商铺与完善的服务,更是家家户户可触可感的幸福日常。
圈出未来城市生活的模样
“15分钟便民生活圈”度量的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是人心的距离。它让城市生活从追求“大而全”的配套,转向体验“微而美”的确幸。通过优化商业布局、补齐服务短板、创新服务模式,它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公平、更直接地惠及每一位居民,真正实现了“小圈子”承载“大民生”。
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里,熟悉的餐馆老板记得你的口味,裁缝店的老师傅和你闲话家常,社区服务中心成为不同年龄段居民交流互动的新空间。这种紧密的社会联结,是快节奏都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情感慰藉。
随着城市化进程转入新的阶段,城市治理的视角越来越聚焦,个体感受、细节体验被不断放大,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愈加凸显。15分钟的时间尺度看似微不足道,却衡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体现着一地的治理水平和发展理念。
那个理想中便捷、温暖的城市生活图景,悄然藏在这个以家为圆心的“小圈子”里。它圈出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是可感可触的温暖,更是未来城市应有的、充满人情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