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周口钢铁厂雄立沙颍滨
来源: 周口市商务局 时间: 2025-09-12 16:52:2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2021年5月18日,沙颍河畔的沈丘县钢铁产业园内,来自安阳钢铁集团的“工业火种”成功点燃周口钢铁厂1号高炉,这座现代化钢铁基地正式投产。次日,《周口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定格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这一炉钢火,不仅让周口彻底告别无大型重工业的历史,更成为这座传统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的关键起点。

钢铁筑牢工业根基

自2017年起,周口便依托沙颍河黄金航运优势,全力布局临港经济,为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铺路。

2019年10月,安钢周口产能置换项目正式开工。市委、市政府迅速建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成立承接安阳钢铁集团部分产能转移工作指挥部,与安钢集团、上海宝冶集团三方协同攻坚,严格按照“绿色环保、智能智慧、高端高效”的新时代钢铁产业标准推进建设。

作为省委、省政府推动全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钢铁产业布局的关键落子,周口钢铁的投产意义深远:沈丘县钢铁产业园紧邻沙颍河航道,货船可直达长江,铁矿石、煤炭等原料经水运进厂,成本较陆路运输大幅降低;周边百公里内分布着永城煤矿、舞阳铁矿,能源与原料供应半径堪称“黄金距离”;300公里辐射圈内,豫东、皖北、苏北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每年钢材需求缺口超千万吨。这一“天时、地利、人和”的布局,不仅填补了豫东地区大型重工业的空白,更让周口有了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钢铁脊梁”。

产业版图扩容提质

周口工业的发展,并未止步于单一钢铁项目。以周口钢铁为核心,强大的“磁石效应”持续显现,带动多元产业加速集聚,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从产业总量看,周口工业规模持续壮大。目前,周口市已构建起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以生物医药、智能终端零部件、可降解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为引领的工业格局,涵盖32个细分行业,体系日趋完善。周口先后培育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省级头雁企业6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

从产业结构看,周口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纺织服装行业现有纱锭400万锭,年纺纱量87万吨、织布9亿米,年加工各类服装能力达9亿件,生产规模稳居全省前列;装备制造产业形成“全国最集中的A级锅炉制造基地”,中原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园加速建设,汽车及新能源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雏形初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强劲,耕德电子成为华为公司在中部地区最大的智能终端金属结构件生产基地,富联科技(周口)的精加模具厂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模治具设计和制造单位。

迈向高端发展阶段

近年来,周口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推动工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转型,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领域实现多项关键突破。《周口日报》见证着周口工业发展进步的每一个重要节点。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金丹科技)、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金丹乳酸、莲花健康);获批全国质量标杆2个(阿尔本制衣、银丰塑料)、河南省质量标杆29个,实现主导产业创新平台全覆盖。

此外,周口积极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坚持顶层发力、示范带动,数智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2家(四通锅炉、阿尔本制衣)、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揭榜单位3家;累计培育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01个,其中省级智能车间75个、省级智能工厂26个,全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加快推进。

从2021年周口钢铁投产实现“零的突破”,到如今的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周口已成功从传统“农业大市”蜕变为工业体系完善、核心竞争力强劲的“工业强市”。这座城市,正以工业为笔,在中原大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周口市商务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