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牵手”港口 向海而兴提速
来源: 周口市商务局 时间: 2025-09-23 10:20:4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举措。

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作为我市港口集疏运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构建“大港口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对推动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今年年底开港的小集作业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坚实保障。


一铁一港,秋日竞速


几场秋雨乱了秋收的节奏。G329国道两侧,齐人高的玉米静待天晴。夜里几声秋雷,宛如催战的鼓声,让小集作业区和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工地昼夜不息,全力推进。

进入9月,小集作业区施工捷报频传。首台岸桥(自动化集装箱岸边起重机)空载慢速调试圆满完成。码头前平台预制梁已经全部架设,1号至10号泊位主体已经完成。1号和2号引桥已经完工。1号至7号泊位的附属工程已经达到交付标准。下月底,一期13个泊位将全部交付。

与小集作业区毗邻的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施工现场,也是器械轰鸣,施工单位抢晴天、战雨天,与时间赛跑,全力冲刺工程进度。

9月17日,商水县黄寨镇毕营村附近的宁洛高速南侧,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跨宁洛高速特大桥施工工地上,近百名工人、6台大型吊车和2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建成的桥墩如长龙般向东南延伸,一眼看不到尽头。远处挖掘机长臂挥舞,近处吊机正在给承台吊装模板。在跨宁洛高速的钢结构高架上,工人们专注焊接,火花四溅。

现场管理组组长阮凯说:“截至今年8月底,完成桩基施工。当前重点推进的是特大桥的两个零号块。它们作为连续梁的墩身,分别对应的是45号桥墩和46号桥墩。46号桥墩正在进行底板和腹板绑扎,45号桥墩正在进行模板安装。这两个墩身的施工进度直接关系到整个铁路专用线的推进。按计划,特大桥将于明年2月合龙,6月启动架梁。”

负责特大桥施工的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总工刘术权介绍:“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从漯阜铁路引出,全长12.663公里,设黄寨站(接轨站)、周口港站,其中周口港站设小集、范营两个装卸作业区。特大桥全长3196.07米,桩基共计445根,墩台101处,最大墩高13.5米,是本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截至目前,桥梁下部结构已完成84%,路基、涵洞、房建等其他工程均在正常推进。”


一铁一水,物流贯通


小集作业区是我省“11246工程”龙头项目,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建设是全市关注的焦点。铁路与港口的“牵手”,直接让百万级集装箱大港与漯阜线、京广线、京九线无缝对接,将进一步完善周口中心港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周口港向现代化枢纽港区迈进。

这段长12.663公里的铁路,不仅是中西部内陆货物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也是我市培育壮大临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一环。

9月16日,记者从市港航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周口港已开通国内外集装箱航线43条,引进物流贸易企业70家,与中远海运、中谷物流、安通控股、信丰物流等8家知名航运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在最近召开的河南首届港航供应链发展论坛上,周口临港开发区码头运营办公室主任段传奇表示,周口港已成功构建以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通过“公铁水”无缝衔接,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高效物流贯通。当前,周口港正积极推动生物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与发展,并加快由“传统港口”向“双向流通枢纽”转型升级,努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物流体系,不断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经济区域的联动,致力打造立足河南、辐射全国、连接国际的内河港口枢纽。

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于海涛指出,沙颍河是我省“黄金水道”,我市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正稳步推进。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沈丘周钢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将实现周口中心港与京广线、京九线等铁路干线的无缝衔接,进一步强化“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的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周口市商务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