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加速“奔跑” (奋进的周口 我们的“十四五”)
来源: 周口市商务局 时间: 2025-10-09 09:05:1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9月28日,位于淮阳区的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园内,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银丰)生产的精品棚膜整齐码放,即将发往全国。一台高51米、产品最宽可达24米的五层共挤吹膜机组“马力全开”,一批批销往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地的高端功能性薄膜,如瀑布般从生产线倾泻而出,展现了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澎湃动力。

“十四五”以来,周口如何引领新兴产业加速“奔跑”?我们可以从河南银丰近五年的转型轨迹中找到答案。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农用塑料薄膜生产企业,河南银丰近年来携手科研院所与高校,聚力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以创新之姿抢占发展先机,凭借在可降解材料领域的突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从传统塑料龙头到绿色材料“新锐之星”的跨越。该公司与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金丹乳酸、北京天罡、珠海金发等联合攻关,成功突破全生物可降解材料降解周期可控性技术,实现材料在一年内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生产的降解地膜、餐盒、吸管、快递包装袋等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

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创新活跃、前景广阔,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周口向“新”而行、升级蝶变,立足产业基础,聚力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医药、智能零部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攥指成拳、聚焦突破,将创新实实在在嵌入企业、融入产业、赋能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

让我们先看一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14%和28.1%,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5.4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1月至7月,塑料制品产量同比增长43.6%,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可降解新材料领域,以金丹科技为龙头,依托郸城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一个串联工农、贯通上下游的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我市崛起。目前,集群内已集聚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余家。

生物医药产业同样不甘落后。实验室里,科研人员身着白大褂不断穿梭于精密仪器之间;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挥舞,一瓶瓶药剂沿流水线鱼贯而出……目前,全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54家,产业规模居全省第4位,初步形成郸城生物医药、项城化学药品及原料药、鹿邑中成药三大产业集群。随着周口伏羲实验室正式投用,聚焦生物制药关键技术、新型中药制剂、药食同源产品等方向,一个立足周口、辐射全国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正加速构建。

走进周口多家智能终端零部件企业车间,精密仪器高速运转,AGV小车自如穿行,智能制造场景处处可见。“十四五”以来,全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智能终端零部件产业补链强链,聚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零部件生产基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我们以‘一转带三化’为抓手,实施重点企业诊断服务、产业链协同转型等举措,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可降解材料走俏海外,到生物医药集群初具规模,再到智能车间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周口这个传统农区,正以新兴产业的澎湃动能,绘就向工业大市奋力转型的崭新篇章。

记者手记

站在河南银丰的生产线旁,看着如瀑布般倾泻而出的高端功能性薄膜,记者真切触摸到了周口产业转型的脉搏。

从“塑料”到“可降解”,其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河南银丰等企业的突围之路印证了一个道理:转型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技术与魄力的双向奔赴。

放眼全市,我们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在细分领域精准发力,努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车间里的机械臂、生产线上的智能终端……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在重新描绘这片土地的发展底色。


责任编辑:周口市商务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