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颍河畔,千帆竞发;临港经济,生机盎然。深秋时节,周口临港开发区码头岸桥高耸,货船往来穿梭;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产业园内,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幅“以港兴城、以产促港”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进入四季度,临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重点工作推进会“16232”工作部署,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向全年目标任务发起全力冲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做大做强临港贸易 构筑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10月23日,市区天气晴好,沙颍河面船来船往。一支向上游行驶的拖船队缓缓经过八一大道桥,汽笛声响彻两岸——这艘拖船引领着9艘2000吨级货船,组成了一支载货量超万吨的“水上钢铁驼队”,为我市临港物流贸易提供坚实保障。
港口是基础,贸易是引擎。临港开发区把做大做强临港贸易作为重要任务,加快推动大宗商品交易规模扩大、效益提升。
物流通道八方延伸,贸易流量持续攀升。 围绕“中转、进口、出口”三大板块,临港开发区深化与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协作,煤炭、粮食、纯碱、建材等中转业务量持续增长,力争实现运输煤炭200万吨、粮食60万吨、纯碱50万吨、建材30万吨的目标。进口端,积极构建稳定高效的外贸通道,从巴西、美国、加拿大进口粮食30万吨,从巴西进口铁矿砂20万吨,从泰国、柬埔寨进口优质农产品5000标箱,既丰富了国内市场供给,又提升了港口的国际化水平。出口端,外向型物流通道不断拓宽,向日本出口煤炭10万吨,向越南出口建材、农资5000标箱,周口制造、周口集散的产品正通过黄金水道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配套设施加速完善,承载能级不断提升。 贸易的繁荣离不开完善的硬件支撑。临港开发区正全力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港口海关查验功能区的申建工作,这将极大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水平。一批关键配套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临港综合贸易服务中心、集疏运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加快建设;中央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力争年底开工;新能源综合服务站、公共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完成土地组卷报批;相关部门积极与水务投资公司对接,协调解决仓储物流园、集装箱堆场等项目用地问题。这些设施的不断完善,如同为临港贸易这艘巨轮修筑了更坚固的码头和更顺畅的航道。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项目是发展的基石。临港开发区坚持“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港航基建强基固本,枢纽功能日益凸显。小集作业区一期3个泊位预计年底投用,码头平台、堆场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已进入收尾阶段;集疏运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将有效打通公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沙颍河航运信息中心基本完工,“智慧航运大脑”即将投入使用;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主体结构已完工,开放平台功能日趋完善;临港综合仓储贸易服务中心的部分仓库和堆场已完工。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将极大提升周口港的吞吐能力、集疏运效率和综合服务能级。
产业项目聚链成群,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围绕临港偏好型产业,临港开发区推动16个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临港物流领域,中储粮、中农云仓储等项目陆续完工,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一期即将投用,京东物流即将入驻,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吸引多家企业落户,月配送订单量可观。食品加工领域,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二期稳步推进,上和食品调味料项目基础已打好。生物化工领域,鑫丰生物、海盛生物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生物经济共享产业园正加紧谋划。装备制造领域,全钒液流电池、润港电子信息、周口中兴临港智能制造、交通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在即。这些项目的扎实推进,正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
投产达效成果显现,智改赋能转型升级。一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为临港开发区注入强劲动力。鑫丰生物、海盛生物、国鹄航空无人机等项目计划于年底试生产;中农云仓储、中储粮项目即将投用。临港开发区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益海嘉里小麦设备升级、五得利车间智能改造等9个智改项目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聚焦精准招商引资
汇聚跨越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临港开发区聚焦五大方向,绘制招商图谱,瞄准目标企业,力争招引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的优质项目。
临港物流产业聚焦港口运营、智慧仓储、多式联运、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积极对接广州港、南京港、中远海、京东物流、菜鸟网络、中国物流集团等头部企业,目前正在洽谈周口港与韩国群山港国际航运航线合作、浙商中拓豫东地区大宗商品供应链枢纽等8个项目。
生物经济产业依托产业平台和原料优势,聚焦生物技术研发、医药生产等领域,瞄准中国生物发酵协会、江南大学、修正药业、梅花生物等机构和企业,正在洽谈深圳泰嘉医疗电子、山西玉丰阿洛酮糖氨基酸等7个项目。
大型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原材料和水运条件,发展电力储能、矿山装备、重型机械等产业,对接中国一拖、洛阳轴承、宝鸡机床等企业,正在洽谈农机装备产业园、中船绿色船舶中原基地等6个项目。
新能源产业积极对接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融科、宁德时代等企业,正在洽谈绿色燃料生产项目、独立储能项目。
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港口配套,发展港航金融、检验检测、跨境电商等领域,对接中检集团、汉威科技、京东集团等企业,谋划电子加速器辐照平台、智慧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平台等项目。这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招商举措,为临港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筑牢行稳致远“压舱石”
在全力冲刺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临港开发区始终坚守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污染防治持续攻坚。抓实全时全域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坚定守护碧水蓝天净土。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压实责任、动真碰硬,高质量完成企业“体检式”诊断,实现安全风险精准化、动态化、差异化管理,确保风险全程纳管、隐患动态清零,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社会治理和谐有序。 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潮涌沙颍,势起港城。临港开发区正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牵引,以决战决胜全年任务为目标,劈波斩浪,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