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重点项目“拔节生长”,振兴路上动能澎湃
来源: 周口市商务局 时间: 2024-10-08 09:53:2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今年以来,项城市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累计32家,总数和新增数量均位居周口第一;新增瞪羚企业3家,累计4家,位居周口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累计43家,位居周口第一……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已成为决定产业发展乃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项城市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高度重视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立足防水、机械、皮革三大传统产业和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大力支持有能力的企业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强力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及转化,助推项城高质量发展。

图片

  莲花控股有限公司鸟瞰图。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项城市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坚持不懈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三化”改造,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Part. 0 1
壮大创新主体队伍 厚植发展动能

  仲秋时节,走进项城市梦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只见该公司研发的共享陪护床、陪护椅、折叠床、物联网智能锁、扫码链条锁等新产品令人耳目一新,尽显科技范。

  如今,在各种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优渥土壤中,项城市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建设研发平台,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

  项城市梦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先后获得了30余项专利,很多产品在国内行业销量领先,销售额每年以30%幅度增长,其中,新研发的4G物联网智能锁自投放市场以来,销售量已突破万套,销售额达到700万元,占整体销售额的26%。目前,该公司已经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

  一直以来,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项城市大力支持企业进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引导企业加大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对接力度,建立密切产学研合作关系等一系列举措,不断促使规上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图片

庄吉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据了解,截至目前,项城市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均居周口第一;拥有瞪羚企业4家,位居周口第一;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3家,位居周口第一,其中,纺织服装企业认定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质量标杆企业3家。拥有国家名优品牌6个,省著名商标3个,省优品牌13个,市级品牌28个。服装产业被认定为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成河南省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皮革产业高新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防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3家,高新企业5家。

图片

乐普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项城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荣获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乐普药业成功申报省级化学药物产业研究院,莲花控股成立莲花科创智算中心,新建中国(项城)医护服装研发中心、省纤维编织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研究院项城分院。

Part. 0 2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提升竞争优势

  古往今来,纺纱织布,始终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曾几何时,在没有棉花异性纤维分拣机的时候,“清花”过程全靠人力来完成。

图片

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如今,在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纺前生产车间,10多台棉花异性纤维分拣机一字排开,正在高速运转。环顾四周,偌大的生产车间,却鲜见纺织工人穿梭忙碌的身影。

  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赵东径直走到一台智能机器前,然后对着一块平板电脑般大小的屏幕,通过触摸机器屏幕,操作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就可以看出异性纤维现场拣出情况及整个生产环节运行状态。

  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精细管理、精益生产、降本增效,产品档次迈向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企业在高、精、尖市场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

  传统不意味着落后。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项城市近年来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借助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提升、高端化引领,将传统产业培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河南省、周口市关于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工作部署,项城市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智能化建设行动,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建筑防水、皮革加工、机械制造”三大传统产业做文章,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抢抓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机遇,以数字赋能的方式,推动工业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多维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断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图片

昭和机电生产车间。

  项城市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改造方向,多措并举加大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进力度,积极争创各类国家示范试点、省市级智能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等,全面推动以智能化引领项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年底,项城市共实施智能化改造31家,35个项目,总投资20.68亿元,年度投资9.08亿元,35个项目全部投产达效。2023年技改在库18个,投产完成3.28亿元,在库个数和投资完成数均居周口第一。2023年,项城市先后出台《项城市2023年度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方案》《项城市2023年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项城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方案》。2023年11月,项城市研究通过《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相关意见》,主要对工业企业备案金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技改项目实施增值税部分先交后补的形式奖励给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改。为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2023年奖励企业1120万元。

Part. 0 3
强化企业要素保障 激发创新活力

  回顾过去,工业是项城腾飞的重要支撑。总结现状,工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展望未来,工业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引擎。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项城市坚持把“万人助万企”活动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坚持问题导向,尽心竭力化解融资贷款、人才招引、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企业难题,着力解决企业实际诉求,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万人助万企”活动和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把产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压茬推进“三个一批”。持续开展“纠四风、转作风,优化环境我先行”,坚持“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把政务服务做在企业需求的前面,打造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

  搭建企业产销对接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作,积极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海内外中高端人才引育服务。同时,积极实施科技研发,围绕重大关键技术持续攻关、突破壁垒、自主创新,全面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助力企业跑出创新加速度。

  开展“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用好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创新平台,全方位引、育、留、用人才,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持续开展“招才引智”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与高层次人才在项目对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实现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今年以来,项城市共聘请崔大祥等13名专家学者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顾问。柔性引进外籍院士1人,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253人。

图片

项城市腾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设立“办不成事”监督窗口。项城市纪委监委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监督窗口,通过派员驻点监督,对“办不成事”窗口来访事项逐一过筛、分析研判,对人为因素“不给办”的事,视情况启动问责程序;对有政策障碍、需多部门协调或缺失办理材料,“很难办”的事,积极会审会商,提出解决途径,切实推动职能部门主动作为,让各类“办不成的事”有处问、有人管、有人帮,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白跑、不跑空。

  项城市委书记赵丹表示,“项城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聚力科技创新,加快建成‘双创’中心,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三化’改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三城两高地一家园’,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项城实践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口市商务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