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是2016年6月份,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7年率先启动了电商扶贫计划,积极探索人才孵化、农产品上行、电商扶贫新模式、新路径,切实发挥电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截止目前,建设完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一个,免费为创业人员、贫困户提供电脑、桌椅、宽带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村级服务站点186个,其中1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为周边群众提供代买代卖、收发快递、存取款、话费充缴等业务;开展电商培训25期,培训学员近6500人次,其中贫困人员近900人次,带动贫困户就业323人,辐射带动了18个乡镇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每家贫困户300--1000元/月不等的增收。2017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67亿元,同比增长20.85%;网络零售额3.39亿元,同比增长30.3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46万元,同比增长46.93%;全县网商数1951家,同比增长24.11%。
我们取得的成绩,主要是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是责任落实。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按照《淮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方案》要求,出台了《淮阳县电子商务扶贫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淮阳县电商精准扶贫年度培训计划》《淮阳县电商精准扶贫培训落实实施方案》等扶贫文件,明确责任制度、落实责任人,狠抓落实,快速推进。
二是政策引导。为加快推进电商扶贫工作,使电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突显成效。我们一方面通过悬挂横幅,粉刷墙体标语,以及通过电视台、自媒体播放电商扶贫标语口号等形式,引导农民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组织专职人员,深入到各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家中,与乡镇、县直部门驻村人员一起,为贫困户耐心宣传电商扶贫政策,引导有基础、有意愿的贫困户通过电商平台创业致富。
三是创新扶贫模式。通过不断的深入探索,我们摸索出“合作社+电商+贫困户”扶贫模式,通过积极对接合作社、电商企业和贫困户,由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子、技术指导,电商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包销协议,免除贫困户后顾之忧,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加了保障筹码。比如:王店乡的王楼行政村服务站站长彭振,通过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黑花生种子,并签订网络包销协议。去年为周边贫困户销售黑花生20多亩,实现每户每亩500—1000元不等的增收,带动周边村民50人多为其收花生、打包等,实现了临时就业也增加了收入。还有陈庄的退伍军人王振,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兔、技术等,并与贫困户签订回收协议,加工成兔丁,进行网络销售,以每10只兔子计算,每户每家每年可以增收1万元,这样的典型案例还有很多。
尽管我县在电商助力精准脱贫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时间短、经验少,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接下来我们将加强自身学习,学习先进示范县的经验和做法,创新进取,强力推进电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实现全县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