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月1日起,中国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首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下称《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该法针对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个人代购、刷单、大数据杀熟、捆绑搭售等作出了规定。实施一周多来,消费者体会如何?《电子商务法》是否改变了他们的网购生活?
代购要转型搭售被取消
新年伊始,家住山西的小陈早上起来刷手机朋友圈,被代购们新奇的画风给惊到了,有的用画画来代替实物图,有的用符号和谐音来介绍商品,还有的用日语、韩语甚至俄语发广告。
作为网购一族的小陈早就知道《电子商务法》要实施,但她没想到代购朋友圈画风会变得如此“清奇”。边看边笑的同时,小陈也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法》正在改变代购、微商们的生态。
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众多平台和微商领域的大量自然人经营者,需要进行工商登记成为市场经营主体,进行依法纳税。如若违法,最高可处罚200万元。
在北京白领小宇的手机里,有好几个代购微信群,都是她比较信赖的卖家建的代购群,小宇若有想代购的东西就直接在群里沟通。由于目前各大平台对代购的监管没有出台具体细则,因此这些代购群并没有消失,群主还处在观望状态。
但是《电子商务法》实施后,增加的税收让代购商品的价格出现了上涨。小宇在群里刷消息时发现,平均每件商品都比以前贵了50元左右,“如此一来价格优势没有那么大了,还不如去天猫、小红书、豌豆公主这些正规网络平台买。我感觉以后要更加努力地赚钱了。”小宇笑称。
在个人代购遭到严管的同时,跨境电商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2018年11月,商务部等部门针对进口跨境电商发展连发3份政策文件,对跨境电商企业形成明显利好,其中包括将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6万元等政策。
小宇觉得实施《电子商务法》的好处比较明显:“可以减少在网上买到假货的几率,就算是买到了假货,消费者也可以投诉举报,电商平台的经营者就会对商家进行处罚。消费者买得更安心。”
《电子商务法》带来的另一个明显变化体现在原来默认搭售的重灾区在线旅行社(OTA)领域。记者在携程、途牛等网络平台上查询发现,平台均取消了默认搭售。还有一些OTA领域的APP,打开就会提示“为了适应《电子商务法》的要求,你的版本需要升级,请立即升级为最新版本”。
在大连上学的小秦这几天正在购买春运飞机票,她发现在确认购买页面已经没有主动默认勾选任何搭售包。“以前买机票搭个‘专车’接送,订酒店搭个SPA放松,还有一些默认搭售的保险,一个不留意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现在网络平台会给出3个通道,消费者可自行选择,收费也都是明示的。”
效果显现尚需时间
《电子商务法》刚实施,并非所有的问题和弊端都能一时得到全部解决。有些商家似乎还抱着侥幸心理在观察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如何。
以近几年屡禁不止的“刷单”“刷好评”等现象为例,《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商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来欺骗、误导消费者。
但在北京市民小林1月2日收到快递包裹里,依然夹着一张正方形的卡片,上面“评价晒图,微信领5元红包”这几个字提示他,这又是商家在“求好评”了。
这不是小林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他直言:“商家用这种方式吸引消费者给‘五星好评’,评论区里的反馈有多少是真实的?这些刷出来的好评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另一个亟待解决的是ofo小黄车押金难退的问题。《电子商务法》实施后,很多观点认为,用户可以领到押金了,因为有法可依。但实际执行中,绝大多数用户目前还在等待。2018年12月中下旬就申请退款的北京市民小刘,2019年1月8日显示的退押金排队序号为第13755668位。
此外,《电子商务法》实施前夕的2018年12月27日,中消协发布的调查表明,仍有超过四成网购人群并不知道该法,普法力度亟待加大。专家认为,《电子商务法》的全面落地和执行需要时间,相信困扰消费者的很多顽疾可以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