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艳丽)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融合,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日益凸显。
电商进农村打开新局面。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2017年6月,我市出台《周口市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决定每年拿出不低于300万元用于扶持我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在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中,我市优先支持贫困县申报。目前,淮阳县、商水县、太康县被确认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扶沟县、西华县被确认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共争取国家和省级补贴资金7200万元,郸城县、沈丘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申报材料已上报商务部,近期即可获取批复。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建成1138个村级服务站点,农村电商从业人数1300余人,交易额达51.42亿元。
特色农产品“触网”销全国。电商扶贫需要电商产业发展做支撑,电商产业发展要突出上行才能更好发挥扶贫作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移联网信、恒大微购、卖货郎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相继落户周口,阿里巴巴“村海”项目、京东帮、苏宁易购周口馆、京东周口特色馆等重点农村电商项目的有序运行,为我市农村电商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市商务局积极引导我市村镇和农业种植合作社,利用上述第三方电商平台的网络营销渠道优势,推销我市粉条、黄花菜、黄牛肉、黑色食品、胡辣汤料等特色农产品,推动特色农产品上行,增加名优特产品地域空间和市场机遇,让农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电商人才培训助脱贫。推动“互联网+扶贫”,人才必不可少。在农村电商培养方面,我市对全市所有贫困村、贫困户摸底排查,对有能力开展电商的贫困人员做到应培尽培、能训则训,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培育电商带头人。2017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针对电商企业、大学生村官、青年创客、农村贫困人员等开展培训2万余人次,培训场次50余场。培训让农民真正了解电商、关注电商、学会电商、应用电商、离不开电商,并让农民通过电商这种形式,实现农产品销售量的提升,实现真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