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网站2月5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按照“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有进有退”的原则,新增廊坊商贸服务型、常州生产服务型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本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后,共有15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建设229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将6批151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重点建设名单),将进一步提高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均衡发展水平。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更好支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按照“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有进有退”的原则,新增廊坊商贸服务型、常州生产服务型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对部分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对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提出4方面要求,包括系统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功能提升、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健全国家物流枢纽间的合作机制、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等。
国家物流枢纽是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在集聚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增的26个国家物流枢纽均位于“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等重要通道,其中近60%位于中西部地区,将有效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保障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比重超过40%,将有效支持相关城市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本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后,共有15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建设229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将6批151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重点建设名单),将进一步提高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均衡发展水平,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更好衔接国家物流大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重要铁路物流基地、内河港口等重要物流节点,提高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对国内生产总值4000亿元以上城市的基本覆盖或有效辐射,进一步强化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各地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在自然要素保障、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附件: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

国家物流枢纽是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能有效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在集聚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新增的这些国家物流枢纽都具备哪些条件?新增的26个国家物流枢纽均位于“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等重要通道。其中,近60%位于中西部地区,将有效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保障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消费密切相关的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比重超过40%,将有效支持相关城市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周口凭啥得以位列其中?
周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燕赵江楚之冲,秦晋淮泗之道”的陆上交通要塞,坐拥沙颍河“黄金水道”。近年来,周口市立足“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如今,周口港已然成为河南省乃至淮河流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
周口港的发展态势蒸蒸日上,成绩斐然。其集装箱吞吐量逐年稳步攀升,从2019年不足1万标箱到2021年实现2.7万标箱、2022年达到4万标箱、2023年突破10万标箱,再到2024年的16.3万标箱。
货物吞吐量同样迅猛增长,从2020年的1860万吨提升到2024年的5205.64万吨。货物集散覆盖豫、晋、陕、宁、内蒙古、冀等六省区,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
同时,周口港还开通了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1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真正实现了“箱通世界、货运全球”。
据了解,此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对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提出四方面要求,主要有系统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功能提升、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健全国家物流枢纽间的合作机制、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等。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各地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在自然要素保障、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